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土木工程,还能由衰转盛吗?
大约10余年前,土建还是“状元云集”的专业,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、建筑系不乏全国各地的省状元、市状元。可如今,清华早已将土木大类纳入了提前批,同济土木的录取线也在多个省份出现下滑。
大坝不是一天决堤的,分数线的变化,确实可以看出土建专业与行业的衰落。即便是曾经迟到行业红利的人,如今也很难独善其身,环境与行业的气候变化,让无数土木人感叹:土木工程,由盛转衰了……
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?
难道,土木工程就再也没有由衰转盛的那一天吗?
Part 01
土木的黄金十年
2006年至2015年,有人称之为“土木工程专业黄金十年”。
回首千禧年,我国的城镇化率刚过36%,距离75%—80%的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尚有较大差距;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刚达1.6万公里,而美国当时是我们的5.4倍……
但21世纪初以来,我国的工业化、城市化建设蓬勃发展,2008年更有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,重点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,以及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领域,土木、建筑、电气等专业也因此迎来了春天。
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:1998年,调整后的土木工程专业正式面世;2008年前,开设土木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392所;截至2022年底,相关高校数量多达572所。
土木工程专业,如雨后春笋般在高等院校开设,不仅仅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,也是因为土建行业蕴藏着的巨大财富机会与上升空间。
于是乎,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最主要的3个出路:无论是房地产公司,还是设计院,亦或是施工单位,哪一个不是“香饽饽”?最直观的例子,就是房企的校招规模,当年也可谓是盛极一时,高薪offer迷了多少学生的眼?
座无虚席的地产校招宣讲会
我国的城镇化率,从2000年的36%,到2010年的50%,再到2019年的60%——仅仅用了19年,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、上百年的路。而这种极速的城市化,势必伴随着巨量的人才需求和就业需求,也促使社会大众坚信土木是最好就业、钱景光明的专业。
那20年,是大兴土木的20年,也是充满行业红利的20年,更是最早入行的土木人职业生涯的黄金20年。
可自那之后,行业的盛况与优渥的待遇,便与后来者无缘了。
Part 02
土木遇冷
长风破浪会有时?
说实话,从省状元、市状元都争着学土木工程,到“提桶跑路”成为土木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,其实也没用多少年。
对如今的土木工程而言,地产界的寒冬依然没有过去,建筑业的春天同样还没到来。无论是招生,还是就业,“土木工程凉了”似乎都成为了大家的共识:投档分数线下降、专业学生大量调剂、企业降薪裁员、从业者纷纷转行……
这种变化,其实不是简单的行业、专业“遇冷降温”,而是一种“过热”后的理性回归。
对于土木工程,理性的认知至少应该有两点。
一是社会需求正在缩小,不太可能轻易拿到过去那般优渥的待遇,除非等到下一次行业风口;二是要清楚土木工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,不要对土木人才的职业定位产生太大的误解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土木工程“凉透了”。
实际上,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,竞争加剧是必然的。再看我国的城镇化率,2023年城镇化率65%,比2022年增加了1.1个百分点,快速增长阶段显然已经过去了,但相比部分发达国家80%的城镇化水平,还是有15%的增量空间。
消化这一部分增量,或许需要50年之久。
别忘了,除了这一部分新建之外,存量更新改造也蕴藏着就业空间与发展机会。比如今年7月份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》,加大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,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。
另外,“新基建”也是土木的新方向,涉及5G基站建设、特高压、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。以智能建造为例,目前已有超100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。
当然了,土木人出海也是一大选择,虽然要冒一定的风险,但有“一带一路”等大战略的支持,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。
Part 03
土木还是支柱?
一万亿,也许只是开始
近期,难道就没有利好吗?
今年第四季度,中央财政将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,将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,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:灾后恢复重建、重点防洪治理工程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、其他重点防洪工程、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、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、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如何理解?其实,这些工程本质上还是“基建”,用的还是混凝土、挖掘机、土方车之类的东西,利好的依然是土木工程。
在当前全球经济大环境都不好的背景下,适时扩表放水是很正常的手段,外界对此也有预期。甚至,这次的“一万亿”只是开始,有国外主流媒体报道称:如果效果不错,后续还会增加。
所以,土木工程的未来,不敢说能重回“黄金年代”,但绝不至于衰落得不成样子。未来几十年,与土木工程有关的产业,大概率还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。
你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交流。